三峰山之战是蒙古与金朝之间的决定性战役。这场战斗中,蒙古军在拖雷的指挥下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,以四万兵力摧毁了金国的十五万大军。金国的十五万大军中,包括两万骑兵和十三万步兵。看到这支骑兵的数量,或许你会感到疑惑粤有钱配资,毕竟金国当时曾拥有十万精锐骑兵,为什么在三峰山之战时,仅仅失去了两万骑兵,金国就无法挽回败局呢?
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,首先是蒙古和契丹人的合作。蒙古骑兵所向披靡,而金国的契丹人为了帮助蒙古,甚至将金国的恒州等地的百万匹战马无偿送给了蒙古。金国末年,战马稀缺至极,甚至出台了一个政策,允许民众通过提供两匹战马(中等马则需要三匹)来换取一个免试的公务员名额。但即便如此,这一措施也未能改变现状。在战乱不断的年代,马匹成为百姓逃命的工具,也是强者创业的起点。即使在金国即将灭亡时,连省部级的高级官员也只能骑驴代步。
展开剩余67%因此,金国末年的军队与金国初年的军队天差地别。金国早期的军队以骑兵为主,骑兵常常需要充当步兵。而金国的步兵则仅仅是炮灰角色,早期征召的步兵大多数无一幸免。相比之下,金国晚期的步兵成为了主力部队,在汴梁守军中,步兵多达五万人,而骑兵只有区区两千人。金国末期的骑兵不仅数量寥寥,而且纯粹的女真人骑兵也相当稀少。
金国晚期最为强大的部队是忠孝军。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女真名将完颜陈和尚,而其下属则是各族混合的军人,包括乃蛮人、羌人、回鹘人、吐谷浑人,甚至有从蒙古逃回的汉人。“皆回纥、乃蛮、羌浑部落,及中原人被掠、避罪而来归者”便是忠孝军士兵的组成。忠孝军挑选战友的标准非常明确:一是骑射和长枪等骑兵技艺,二是与蒙古人有深仇大恨,仿佛誓死与蒙古为敌。忠孝军的士兵大多曾在蒙古手中为奴,与蒙古人有着深重的仇恨。例如粤有钱配资,忠孝军中的女真万户蒲察官奴,就曾在幼年时被蒙古军掠走,成为蒙古的奴隶。虽然在蒙古犯了法被囚禁,但他最终越狱逃脱,并抢劫西域商人,骑着西域的骏马逃回金国。凭借他出身女真大姓以及这段传奇经历,蒲察官奴被金哀宗任命为忠孝军万户。
忠孝军的士兵们虽然身处困境,但他们心中有着强烈的复仇心。每次作战之前,他们都会像中世纪的骑士团一样祈祷,向长生天、安拉、大黑神等神灵祈求复仇的力量。忠孝军最初由一万士兵组成,后来兵力逐渐膨胀到超过两万。它的后备力量则是“合里合军”,这是一支来自蒙古的逃亡军队,战斗力不容小觑。同样,金国还组建了数千人的亲卫军骑兵,金国末期的骑兵总数约为三万多人。当金国需要出动两万骑兵时,几乎是倾尽全力。
金国还设有“强壮矫捷、极为精练”的都尉军,每个都尉统领一万精锐步兵。然而,金国仅有十几个都尉。三峰山之战中,金国几乎失去了所有的都尉军,并且损失了三分之二的精锐骑兵。金国的这次战败,几乎可以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重创,损失惨重,堪称倾家荡产。
发布于:天津市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