球团矿是高炉的“口粮”,其稳定供应直接关系着高炉的高效稳定。今年以来,通钢板石矿业党委坚持将“原料保供”作为首要任务,下足“绣花功夫”,带领全体干部职工在攻坚中前行。上半年,累计输出球团矿同比增长1.5万吨,用坚实的业绩践行了“为通钢保供、为发展筑基”的庄严承诺。
锚定目标 破局冲锋
锚定目标,攻坚克难,通钢板石矿业党委每季度确定一个主题,组织党员干部带头冲锋,10次召开党委会研判经营生产形势,敲定矿山生态修复、铁前一体化联动保供方案等关键举措。围绕年初确定的70项重点工作任务,从采选工序降废、设备维护保养、采掘施工质量、物资采购等关键环节进行联合监督,上半年避免和挽回经济损失231.46万元。上青矿党总支部深化党建项目化管理,以打造党建品牌为目标,8个党支部围绕化解风险、质量改进、效率提升、降本增效、安全顺稳等方面选题立项,为生产提供组织保障;井下矿党总支部以“担使命、挖潜能、作表率”为主题,开展党员建功立项7项,其中18号矿组278水平水泵自动抽水改造项目,降低成本20余万元。
为凝聚全员合力,通钢板石矿业党委持续推进“改革创新·破局突围”大讨论活动,聚焦战略转型路径,解剖精细化管理盲区,为降本增效献计献策,207场讨论会迸发279条建议,“关于对延长主溜井反扇形门使用周期的建议”等150项“金点子”被列入攻关清单。 2025年,党员带头开展课题攻关36项,创效338万元,成为保供破题的“利刃”。
协同联动 组合发力
上半年,针对矿源紧张的实际,通钢板石矿业党委牵头成立“矿源保障专班”,打出“自产+外购+调配”组合拳,让原料供应从“紧平衡”走向“稳可控”。
自产端挖潜增效。球团厂与选矿厂建立“工序联动机制”,通过优化原料配比与链篦机速,上半年超计划输出球团矿,较好满足高炉运行需求。桦甸矿加快三道沟矿开拓工程,调整采矿支付政策,铁矿石比计划超产2.82万吨,精粉同比增加0.67万吨,成为保供“生力军”。
外购端精准发力。购销公司积极组织计采人员对接周边矿企,建立“价格-质量-运输”动态台账。通过加大外购矿石和精粉采购力度,保证选矿、球团生产有效运转。外购铁矿石让球团生产在高炉模式下始终“有米下锅”。
向能源管理要效益。针对电力成本占比较大的现状,推动“绿电交易+避峰就谷”双措并举。除常规绿电交易降本102万元外启点优配,各单位积极采取“避峰就谷”管理方式组织生产,尤其是选矿厂实施“谷段满产、峰段检修”模式,降低了电力消耗。上半年,能源创效达350万元。
设备稳定是保供基础。持续开展设备零故障攻关,推行“精密点检+预知维修”,促进设备运行指标提升,上半年设备故障时间比计划降低86.42小时。井下矿、铁运处与球团厂继续保持设备零故障运行,让故障停机的“空窗期”,变成了保供的“冲刺期”。
量足质优 筑牢根基
“保供不仅要‘量足’,更要‘质优’。”通钢板石矿业党委深知,质量是矿山的生命线。2025年,围绕球团矿全铁品位、抗压强度的硬指标,牵头制定《铁前一体化联动保供方案》,用“绣花功夫”打磨每个生产环节。
选矿工艺推动“五字诀”落地
“调”:干选工勤调布料器,使料层厚度稳定,抛废效率提升;
“控”:控制破碎机排矿口精度和入磨粒度;
“稳”:新系统球磨台时处理量锁定,不超过波动值;
“细”:精细控制磨矿细度、精矿粒度;
“收”:磁选柱参数动态调整,稳定精矿品位。上半年,综合入磨品位较2024同期提升1.80个百分点。
球团生产大力实施“设备+工艺+配矿”三维管控。在设备方面,每半月标定皮带称重设施,每月检查立混机桨叶,确保原料配比误差<1%;在工艺方面,主控工每小时记录热工参数,当机速波动时,10分钟内完成调整;在配矿方面,不断优化高品位精粉配用比例,提升球团矿合格率。
为堵住质量漏洞,通钢板石矿业购销公司每日组织提前装车,预留采样、化验时间;质检中心则加大球团矿采样检测频次,按照5车一个综合样进行检测,确保了输出球团矿抗压强度达标。
原料保供承载着矿山人的希望,在承压奋进的征途上,矿山人正以无畏的担当,锚定全年目标实现,破局前行、持续冲锋。
记者手记
走进通钢板石矿业的厂房车间,机器的轰鸣声与忙碌的身影交织成一幅生动的画卷。在这里,每一吨球团矿的背后,都凝结着矿山人“如切如磋、如琢如磨”的精细与坚韧。他们用“绣花功夫”雕琢生产链条的每一道缝隙,用担当与智慧将“保供”二字熔铸成钢铁般的承诺。
“料层厚度差一毫米,抛废率就可能掉一个百分点。”职工的专注让综合入磨品位悄然提升,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蕴藏着职工的责任与担当。
保供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,却有比钢铁更硬的决心。从通钢板石矿业党委班子精准研判的顶层设计,到球团职工记录参数时的精心精细;从外购布局的合理调配,到质检中心“5车一检”的雷打不动,我们看到了矿山人用“绣花功夫”织就了一张保供之网,网上每个节点都跳动着责任与热忱。
高炉每一度攀升的温度,每一吨奔流的铁水都熔铸着全员保铁的热情。让铁水永远“热辣滚烫”,让铁前一体化的布局更严密,节奏更紧凑,配合更密切启点优配,组织更得力,那么我们的既定目标就一定能实现,通钢前行的步履将更加坚定。
启远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